一、我国城市内涝的基本情况
城市内涝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指在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的情况下,大气降水量超过了城镇排水能力,从而导致城镇地面产生大面积积水灾害的现象。一般内涝时城市积水会达到15至20厘米,可能导致城市交通瘫痪、道路受损及航班延误等严重后果,而且其次生灾害和连锁反应也不利于城市正常秩序的运行。据资料可以看到,城市内涝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2008-2009年统计的315个城市中,发生内涝的就占61%,内涝3次以上的超过39%。北京市2012年7月发生的的洪水和内涝灾害损失惨重,死亡人数多达79人,是近几年来比较大的内涝灾害。因此可以说,城市内涝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着力去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内涝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地域的不同,其原因也不同,可以说造成城市内涝的因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论者大致阐述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因气候变化,降雨量增大,且极端天气多发。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近几年来,由于过量的人类活动,伴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大气的污染加剧,就造成我国大部分城市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极端恶劣天气增加了城市内涝问题发生的可预知性,暴雨频次增加,暴雨加大,因此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内涝问题的损失。
2.城市排水设计标准远远跟不上暴雨强度和持续度。
城市排水系统在其最初设计阶段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当然是以一个城市可预知的降水量为依据的。但是我们看到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远远滞后于实际需要,显然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在不断地改进,比如我们前面说到我国在2008-2009年统计的315个城市中,发生内涝3次以上的城市超过39%,而我国现行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是以一般地区1-3年一遇,重要地区3-5年一遇,远滞后于实际需要。
3.城市排水系统相关管理机制落后,难以应对超标暴雨和持续降雨。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排水系统领域的管理制度落后,直接造成城市雨季的排水不畅,甚至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待加强。因为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知道,城市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实际降水量可能随时超过设计的标准,在这种条件下如何保证有效防范和开展工作是一个考验管理制度的事情。而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的情况是平时疏于管理,造成排水系统的雨水口被杂物及垃圾堵塞,当遇到强降雨时根本无法起到及时排掉雨水的作用,造成大量降水大面积地在道路上。因此可以说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以防范于万一的作风开展日常工作,才能在灾害时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但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城市这方面重视不足,相关管理制度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
三、有效预防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高度重视城市内涝问题的预防工作。
提高认识是我们做好这项系统工程的第一步,相关单位和个人需要重新定位这项工作在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了城市内涝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严重滞后于实际社会需要而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从思想到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过去我们有“重地上,轻地下”的不良现象,各单位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不在预防城市内涝的项目上投资,他们的建设重点往往放在看得见、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地面工程上,这种鼠目寸光的思想我们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要不得的。因此,需要我们做的工作有很多,相关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摸清城市排水系统的基本情况,查漏补缺,尽快使得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切实加强雨水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基础设施抗极端天气的能力。
我们说过,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城市的排水系统远滞后于实际排水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维护和保养已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不断规划,提高排水基础设施的质量以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需要统一领导下和规划下的日常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及时清理相关管道,保证管道的畅通,对雨水调蓄设施及城市水系及时清淤保证其有足够的调节容积等诸多方面。
3.做好重点区域的防水工作,加强力量调度。
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及时找到城市和地区排水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重点区域,如其中的低洼区就是需要相关部门重点克服的区域。这一区域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与江河水位高差较小、排水困难,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方、调蓄、强排等措施,保证这一区域的排水畅通。
当然,做好城市排水工作以有效防止城市内涝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系统地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在以上措施之外我们相关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城市降水调蓄设施和城市水系等。总之,城市内涝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然也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作为,发动多方力量,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
参考资料:
1.贾绍凤,姜文来,沈大军,等。水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叶斌,盛代林,门小瑜,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水利经济2010年7月。